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4月13日晚,总统马克龙再次发表演讲,宣布将禁足政策延长至5月11日。之后的放开政策是局部和渐进的:中学先复课,但大学不开;咖啡馆、酒店、餐厅不开门,聚会地不开;对暂时失业的人群和弱势人群提供补助;医疗体系的压力有所减轻,但情况依然严峻;此外,测试的范围大幅放宽了。
 
口罩,口罩?
 
法兰西医学院建议戴口罩之后,法国政府也在准备发表一个公开意见。口罩的短缺似乎还没完全过去,政府已经鼓励大家在家自制口罩了。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变化:戴口罩不是法国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按照法律,在公开场合不能遮盖面部。当年关于信仰穆斯林的女性在公开场合佩戴面纱的争论汹涌澎湃,犹在耳边。现在,在外面带口罩,防止传播他人,反而成了体现公民素养的表现。
 
人们不知该听谁的,尤其是各个权威机构说法也并不统一。不少市长,比如Sceaux的市长,宣布在公开场合若戴口罩罚款38欧元。法院叫停了这一决定,内政部部长对此表示遗憾。内政部长说,不是每个市长都能给市民提供足够的口罩,也不是每个市长都希望有全国统一的政策——这可真是一个很法国的问题。
 
瘟疫和购物
 
禁足政策开始之前,出现了不少疯狂抢购的行为。现在情况恢复正常了,也并没有出现短缺的问题。有的产品销量大涨:远程工作和远程教学让电脑、打印机、油墨和打印纸的销售暴涨,还有很多纸牌游戏和给孩子玩的游戏也是。一个不大的、设备不够齐全的居住空间里,几个小孩子能制造的压力可想而知。这段时间,针对女性和孩子的家庭暴力也上升了。
 
电视也出力了。平均每人每天看电视1.5个小时以上,订阅Netflix和迪士尼流媒体的人也暴涨。书店和图书馆都关门了,根本没法和亚马逊竞争。
 
电子书采购量也激增。法国电子书销量仅占所有书籍的7%。现在电子书和阅读器的销量都上去了,这些本来比在美国的同类产品价格高不少,现在开始逐步降价。
 
禁足在家的日子里,卫生举措必须严格执行:消毒水、手套、换气设备等供不应求。一些市长趁这个机会把全市进行大消毒。戛纳在全城喷洒消毒液,尽管医护人员公开反对。
 
香烟的销量也涨了30%,街头巷尾的非法卖烟的小贩没有了,原来那些每天跨过国境上班,在其他国家买烟的人,也不得不把消费留在法国国内了。买违禁药物的人,大概也遇到同样问题:价格高涨,海外进口可卡因和大麻也变得困难。
 
行为变化
 
我们都在尽力避免接触。去商店或超市,人们得保持一定距离。露天市场关闭了60%。餐厅关门之后,鱼和肉的销量也大幅减少。
大量的活动从线下搬到线上。线上购物者大约只占10%-20%,快递和在超市停车场自取的消费者增加了不少。传送链条其实在变短——农民现在可以直接把小摊开在停车场,大家在网上下单之后,来停车场自取。
 
春天的蔬菜到了采摘的季节,但大部分还呆在地里——原来来自东欧的短期劳工,现在都不见踪影。政府想了个办法,鼓励30万登记失业者去帮忙。
 
旅游业奄奄一息了。酒店和餐厅都关着门,火车或自驾出行也严格限制。警察在主路上和主要的站口查证件,有上万人在复活节周末想开车跑出去,结果被警察管教后掉头返回,并罚款135欧。
 
此外,在旅游热点地方,游客也不受欢迎。要是在那没有住所和不交税的话。他们可不是被视为来度假的,而是带来病毒的人。再说了,禁足令是很严格的,连海滩都关闭了。
 
我的一小时自由
 
离我家不远,会经过几家巴黎很出名的餐厅——Le Dôme, La Coupole 和 La Rotonde。尤其是La Rotonde,这家从1900年就开始营业的餐厅,也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夫人的最爱餐厅之一。
 
 
300米之外,蒙巴纳斯大道162号的一座小房子,是罗曼罗兰(1866-1944)的故居,他在这里完成了《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写作。很多中国朋友问我对这本书怎么看,当我回答我没看过时,他们都很吃惊。
 
罗曼罗兰自然是一个值得书写的人物,是有相当地位和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在当今的法国,知识分子在公共话题上常常没有声音,尤其让人怀念当年。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公开反对1914-1918年的战争。战后,他对泰戈尔、甘地、以及印度的非暴力运动感兴趣。他支持苏联,直到1936年大清洗时代的莫斯科审判才改变主意。《约翰克里斯朵夫》差不多是一部被遗忘了的作品。禁足倒是给我一个读这本1500页厚书的机会。
 
罗曼罗兰和雨果一起,大约是中国人最熟知的两位法国作家。这有赖于翻译家傅雷的作用。傅雷(1908-1966)曾在巴黎居住和学习三年。他翻译过贝多芬的传记和《约翰克里斯朵夫》.
 
(傅雷)
 
傅雷和妻子在文革期间自杀身亡。2009年,中国驻法大使馆创办一个翻译出版奖项,以傅雷命名,鼓励向中文世界介绍更多的法语作品。
 
罗曼罗兰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有一个中国留学生还做过他的老师。他对鲁迅的《阿Q正传》极其热爱,促成在一个著名的法国报纸上发表了这个故事的翻译版,他还曾向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过鲁迅。
 
 
 
话题:



0

推荐

Bertrand Mialaret

Bertrand Mialaret

8篇文章 3年前更新

曾为跨国企业高管,多年在埃及等北非地区,以及马来西亚等地工作和生活,也常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出差。他以个人身份曾多次到中国旅行,其中大部分是参与协助一个旨在帮助贵州苗族和侗族儿童发展的非政府组织。他多年来一直对中国文学抱有热情,为法国媒体和自己的博客撰写介绍中国文学的文章。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8篇
  • 文章归档
2020年 8篇